肖劲光怒问肖华:莫文骅当舰队司令怎么不行,肖华:你是浪费人才
在 1954 年的某个日子,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步入了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的办公室。从肖劲光的面庞上,可以清晰地察觉到那满溢的不悦之情,而肖华瞬间便能够察觉到这一点。
由于他们为老搭档且是老同事,相互之间颇为了解。于是他面带笑意询问肖劲光究竟是谁惹他动怒了。
肖劲光听闻此言,怒气顿时升腾,称肖华是有意而问。随即径直对肖华言道:“莫文骅担任舰队司令有何不妥,以往诸多军政干部都曾相互调任。况且,你肖华自己也曾担任过司令员,我也做过政委。莫文骅怎就不行呢?再者,我已与他商议妥当,你理应支持海军的工作。”
肖华并未动怒,始终面带笑意,对肖劲光言道此乃浪费人才,还称总政的罗荣桓主任亦持有此观点。肖劲光明显心有不服,然而却无计可施,毕竟总政掌管着全军的干部,他只能提出建议,而决定权在总政手中。
然而,肖劲光并未客气,依旧满脸不悦地对肖华言道,你们说得正确,是我不对啦,说完便转身离去。只余下肖华孤零零地站在原地,脸上依旧挂着微笑。
那么,肖劲光究竟为何带着情绪去找肖华,而肖华又为何始终没有发怒,能如此心平气和呢?这一切得从源头开始说起。
前些时日,全国军事系统的高级干部会议已然结束,彭总向众人透露了一则消息,称即刻要对一批干部进行调整,还让大家可以预先思考一番。
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找到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莫文骅,告知他海军眼下缺一位舰队司令员,期望他能前来担任此职,还表示若莫文骅同意,他会向总政提出这一建议。
实际上,自莫文骅投身革命后,始终从事着政治工作。那么,肖劲光为何会让他担任舰队司令员呢?这就需要来讲一讲两人之间的关系了。
自土地革命战争起始之际,莫文骅便与肖劲光相互结识了。在彼时,肖劲光担任红五军团的政委一职,莫文骅则为军团政治部的宣传部长,二人处于上下级的关系之中。
在抗日战争阶段,肖劲光出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一职,他特意举荐莫文骅担任政治部主任,这二人在延安一同共事达 8 年之久。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他们再度携手,肖劲光担任辽东军区司令员,而莫文骅依旧为其担任主任。可以讲,他们是长期的上下级关系,更是有着十几年战友情谊的老同事,彼此之间相互熟知。
肖劲光十分清楚,莫文骅在军政方面能力都很突出,尤其擅长团结同志,并且热爱学习,是那种无论放在何处都能让人安心的人才。因此,在挑选海军舰队司令之际,肖劲光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莫文骅。
肖劲光找莫文骅进行了谈话,向他提议到海军担任舰队司令一职。尽管莫文骅实际上长期从事的是政治工作,然而他内心十分渴望能够在军事领域有所拓展。基于此,他应允了肖劲光的提议。
未曾料到,在肖劲光与莫文骅交谈之后,总政治部的肖华副主任也对莫文骅进行了谈话。莫文骅于是将自己想到海军工作的念头告知了肖华,并顺便征询他的看法。
实际上,肖华与莫文骅之间的熟识程度颇高,在东北那段时期,他们曾是同事。肖劲光担任辽东司令员,肖华担任政委,而莫文骅担任主任。基于此,肖华对莫文骅的了解也是颇为深刻的。
然而,当莫文骅向他阐述自己的念头之时,肖华却轻轻摆动了下头,对他说道,他向来从事的是政治工作,最好还是不要将军事进行更改,并且对莫文骅讲,总政正在筹备建立政治学院,鉴于他一直从事政治工作,并且在以往也承担过筹建学校的任务,故而打算让他去负责相关事宜。
莫文骅此刻陷入了困境。他先前已答应了肖劲光,然而眼下却又得去筹备政治学院,这恐怕难以启齿了。肖华随即对他讲,这亦是总政治部罗主任的想法,关于肖劲光的工作,由他们来处理。
肖华拨通了肖劲光的电话,告知他想要调遣莫文骅去筹备政治学院。肖劲光听闻后,顿时焦急起来,随即径直来找肖华,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情景。
实际上,肖劲光虽有不悦,但他依然尊重了总政的意见。他考虑到莫文骅更适宜担任政治学院的岗位,所以就不再坚持让莫文骅到海军工作。
其后,莫文骅几乎将自身全部的精力倾注于政治学院的构建事宜当中,并且先后担起了副院长以及院长的职务,于政治学院持续工作了长达 10 年之久。
